寿险保障
——青海高寒旱区防沙治沙为全国作出示范中国绿色时报8月12日报道(记者宋晓英)青海与风沙的博弈从未间断。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范围局部治沙,到六七十年代的群众性治沙,再到90年代上马多项国家治沙工程,青海逐步走出了一条高寒干旱沙区治沙防沙的新模式,曾经沙进人退的状况不断改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青藏高原的沙漠绿洲提起青海的治沙史,沙珠玉当属缘起。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里就开始了沙化土地治理。沙珠玉乡地处共和盆地沙区北部戈壁沙滩和沙丘之中,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流沙向东南方向侵袭,全乡1.6万亩耕地,有一半以上经常遭受风沙危害,农作物常常要播种两三次才能成活。
近40年来,上卡力岗村的100多户人家,曾3次因流沙埋压房屋而被迫搬迁。1959年,沙珠玉建立了青海省首个治沙试验站。半个世纪过去,试验站总结出了青海高寒荒漠化土地治理的经验模式,建立了封沙育草区、固沙造林区、农田防护林网相结合的防护体系较完整的示范区。
如今,沙珠玉试验区已治理沙漠1.2万亩,昔日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变成生产发展、生态安全的农牧区。试验区森林覆盖率由8%提高到75%,沙珠玉也被誉为青藏高原的沙漠绿洲。目标不改的持续坚守位于青海湖北岸的海晏县是青海防沙治沙的另一面旗帜。1980年,海晏县成立了克土防沙治沙工作站,对克土斜玛、大水塘一带6万亩的沙丘实行常年禁牧封育。
多年来,海晏县委、县政府坚持防沙治沙换人不换目标、换届不换蓝图,从1986年试种防风固沙林以来,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方法,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及固沙方式,在风沙干旱区造林中走出了一条成活率高、见效快的治沙造林新路子。青海湖沙岛景区,一大片低矮的灌木林与刺眼的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30多名工人将一个个尼龙袋子装满沙子,摆成一米见方的尼龙沙障。
这是我们今年实验的新项目,针对海晏县风大、沙子流动较大的特点,采用能自然降解的尼龙沙网防沙固沙。海晏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的工程师祁永兴说。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目前,沙区共营造防风固沙林4.58万亩,封沙育林18.8万亩,其中已成林面积1.6万亩,成活率达85%,保存率超过80%。青海湖封育区内的沙蒿、西藏沙棘、金银露梅等天然植物逐步恢复,环湖沙漠化初步得到遏制,植被盖度从原来的10%-20%提高到30%-40%,最高地带达到60%-80%。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据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青海省沙化土地面积由2004年的18837万亩减少到18756万亩,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其中黄河源头沙化土地减少量为61.5万亩。
环青海湖沙区及其周边持平,流动沙地减少量与固定半固定沙地的增加量相等,沙化土地正在逆转,沙化程度正在减轻。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青海林业部门充分发挥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支撑作用,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等严重干旱缺水沙区,采用大面积封沙育林(草)、沙生灌木育苗造林、节水灌溉、杨柳插干深栽等造林技术,使沙区植被快速恢复。首次在青藏铁路沿线采用滴灌造林技术,营造护路林127公里,造林成活率超过95%。在共和盆地沙珠玉乡,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在贵南黄沙头风沙前沿地段开展万亩治沙造林,先后建立6万亩杨树深栽造林治理示范区;在青海湖环湖地区采用人工草方格沙障固定流动沙丘技术,改变风蚀下垫面后采用带土坨植苗造林技术,固定流动沙丘,已在青海湖东岸建成沙棘固沙林6万余亩,治理面积10万亩。
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一代代青海治沙人付出了巨大心血,在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全国高寒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作出了示范。
本文关键词:开运·kaiyun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开运·kaiyun体育
本文来源:开运·kaiyun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ww.gsdptg.com